回答1:
(一)题型介绍
从形式上看,单项选择题是指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,正确选择概率占1/4。答案具有相似性,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,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。
从内容上看,单项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。我们在明确了选择题内容的这种针对性后,还要明白在命题方式上,也是有规律可循的。首先是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,回答“是什么”;其次,对一些所谓“核心问题”或“根本问题”进行判别,是选择题在命题方式上的又一显著特点。
(二)复习策略
1.解题步骤
(1)审清题意,把握题眼。题意是题干内容的特定性规定,审清题意就要全面、准确地把握题干的特定内涵;题眼是具体体现题意的关键性字词或句子,它决定着题肢的取舍。因而,“审清题意,把握题眼”是解题的关键。
(2)审视题肢,明确大意。四个题肢一般说明四个方面的内容(也有语言表达不同而内容一致的情况),在逐个审查中,要领会每个题肢所表明的大意。题肢选项分两类,一类是不符合题意的应排除掉。这又分三种:①题肢选项本身观点错误或含有错误成分,而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;②题肢选项本身观点虽然正确,但与题干要求无关;③选项中概念或判断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的外延要求。另一类是最符合题意的题肢选项。在解题中可先用排除法,把所有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,不论其正向、逆向思维设问,还是题肢选项本身的错误,统统排除,然后再比较余下的题肢,用所学的概念、点、原理判断其是否正确,并考虑哪个最符合题意,即该选项能否按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方向、范围和意义进行解答。
(3)干肢结合,有所取舍。根据题干和题肢各自的内涵,把干肢一致的题肢挑出来。做单项选择题,要注意选择最能够体现题意的题肢,即选择最佳题肢。
(4)理顺思路,注重复查。选出答案后,还应检查一下解题的思路是否正确,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否成立,以确保选项的正确性。
2.解题方法
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,最常用的就是“排除法”(包括排谬、排对、排异、排重)“优选法”“比较分析法”等。
“排谬法”就是把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(如题干要求选错的,就把正确的排除);“排对法”就是把选项中一致、互相重复或能互相推出,选其一必能多选的成对选项排除;“排异法”是把与题意无关的选项排除;“排重法”是把与题干重复的排除。剩下的选项再用“优选法”把明显符合题意的选出,一般不会有多大问题。所谓“最符合题意”,主要是针对“正确”选项中的“最佳”选择而言的。
(三)应考必练
1.(2015·河南)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这句话说明了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是()
A.教育 B.环境
C.主观能动性 D.遗传因素
答案:B【解析】题干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比喻大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,因此该题的答案为环境。
2.(2015·安徽)当一个人用画图表、线路图等具体形式表征问题时,表明他处于解决问题的()
A.发现问题阶段B.理解问题阶段
C.提出假设阶段D.验证假设阶段
答案:B【解析】理解问题即明确问题,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,摒弃无关因素,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,即形成问题的表征。
最后接着上次的五道简答题给大家再分享五道简答题(关注编编,编编会持续更新的呦~):
6. 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
(1)以法治教,普及义务教育。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“重视教育立法,以法治教”;
(2)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——学制;
(3)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——班级授课制度;
(4)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,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;
(5)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。
7.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
(1)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;
(2)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;
(3)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,且相互渗透;
(4)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;
(5)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,教育向终身化发展;
(6)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。
8.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
(1)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;
(2)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;
(3)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;
(4)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。
9.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
(1)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;
(2)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;
(3)教育可以促进民生。
10. 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
(1)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
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;
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;
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。
(2)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
教育再生产劳动力;
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。